万名代表下基层,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破解立法难题的“金钥匙”;347个代表之家、2826个代表联络站“落点落图”,推动人大议题和代表履职双下沉……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年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把握超大城市群众需求多元多样、代表履职相对便利的特点,健全汇集民意民智的载体和机制,确保民意融入法规、民智直通决策,不断增进接地气的广度、察民情的深度、聚民智的精度、惠民生的力度,充分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和生机活力。
群众“金点子”成破解立法难题“金钥匙”
“接诉即办派单时能不能更精准一点?”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内,17位居民和6位区人大代表的发言声此起彼伏,会场气氛渐渐升温。2021年6月,为推动《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修改完善,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进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之家,听百姓讲心声,听物业、社区居委会、城管执法等各方面人员提意见,和大家一起给“接诉即办”立法出谋划策。
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三区居民铁木兰的一席话,引起了在场居民的共鸣。接诉即办的核心是“办”,精准派单有利于市民诉求更有针对性地及时、高质量解决。“可不要让‘接诉即办’变成‘接诉即转’。”居民张战的话音刚落,代表联络站里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
居民打电话举报违法建设,但多部门对违建的联合认定和前期准备工作还没做完,居民已经等不及了,“我打三次电话了,违建怎么还没拆?”面对这样的性急诉求,城管执法人员许树森一肚子委屈。他代表接诉方和承办方呼吁,一些办理周期较长的诉求,能不能在时限上再多宽限几天。
“12345不应该仅仅是传达百姓诉求的一条简单热线,而应该在接单的同时,对诉求进行归类、分析,建立科学机制。”人大代表们的建议,立刻得到了在场群众的认可。
人大代表既是各级人大的组成人员、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又是市民中的一员、直接感知群众的喜怒哀乐、急难愁盼,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2019年8月,一场“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1.2万余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走进街道社区,围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面对面听取市民群众意见建议。不到4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条例修改。这是本市首次在法规草案形成阶段,就将拟修改的内容,通过三级人大代表向群众征求民意,这也是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的一次新的尝试。
2019年以来,本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接诉即办、城市更新等多项涉及广大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立法监督议题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
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一块牌子、一间屋子、简单的桌椅板凳……这里是西城区椿树街道椿树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两位人大代表、几名青年群众、一场因双方聊得热火朝天而不知不觉拖堂了45分钟的座谈……这里是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
2022年4月,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区人大代表刘飞、魏超来到西城区椿树街道椿树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面对面听取青年群众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物业管理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座谈会结束时,最后一个发言的青年党员苑若男意犹未尽:“代表联络站开到了家门口,家站在身边,代表在身边。我们有事儿都愿意来这儿。”
吉市口新添了一块居民们期盼已久的停车场。而这个想建停车场的愿望,就是朝阳区人大代表徐爱民在一次家站活动征求意见过程中听居民们提起的。为了达成居民们的愿望,整整3年的奔走忙碌开始了。一次次的登门拜访感动了产权单位,共建共享的开发方式协调了邻区的街道,终于,徐爱民用3年的时间实现了居民们的嘱托,停车场建成投用。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把代表家站建设作为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密切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基础载体和重要抓手。在全市代表家站名录上,一张布满密密麻麻红绿小点的家站分布图格外引人注意。目前,代表家站已在全市行政区域内完成全覆盖,共建成街道、乡镇代表之家347个,在社区、村或选区设立代表联络站2826个。网上家站也在加紧推进,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衔接。1.6万多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入站,参加活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为建构民主表达平台,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全市各级人大探索“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的闭会期间履职制度,代表每月带着市、区人大立法监督议题“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各区人大常委会还把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接待选民日”等活动纳入家站体系,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就近就便参加家站活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不仅是一块牌子、一间屋子、几张桌椅,更是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阵地。
技术赋能让人大“总在线”履职“不打烊”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深刻影响人们信息获取、诉求表达、沟通联系的方式。五年来,北京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通过网络了解民意、回应关切、开展工作,抓好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让人大“总在线”、履职“不打烊”。
“代表您好,‘两条例’身边检查工作(第一轮)已正式启动,请您检查您所居住小区(村)的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情况……”顺义区后沙峪镇古城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微信群内,出现了这样一条微信通知。“叮”“嘀”,47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的手机同时接到了这一消息。人大代表们纷纷行动起来,深入自己居住的小区或村,收集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市人大平台反馈检查意见。
类似的通知也出现在了市人大代表张梅菊的手机上。在对自家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一番“明察暗访”后,她利用空余时间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登录手机页面上检查专用的在线“问卷调查”栏目。手机页面上出现了“您检查的点位所在区及街道/乡镇是哪里”“小区/村名称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她将一早检查发现的问题,一一填写在手机的调查问卷中。“只要是检查时发现了垃圾分类等问题,我就会通过手机直接在线反馈。”
作为20年的老代表,郑红强也尝试着通过手机在线反馈执法检查结果。2022年3月中下旬起,15413名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围绕“身边、路边、周边”开展执法检查,对《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大摸底”。不到半个月的工夫,三级人大代表就查出问题点位21363处。听说电动自行车店可以违规改装车辆,郑红强以购买者的身份接连跑了十几家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店铺,亲自去街头暗访求证。暗访得到的第一手“热乎”检查信息,立刻被郑红强用手机上传到小程序中。“除了填写检查单之外,这次‘三边’检查特别开发了可以上传视频、照片的小程序,连检查点位都能在线共享,便于问题边检查、边反馈、边整改。”
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北京人大网上课堂”、开发会议文件网上传输平台、上线执法检查“随手拍”小程序……技术赋能让人大代表的参与率实现最大化。
将安排更多议题直达基层汇总民意民智
新时代新征程,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安排更多议题直达基层,更好传播党的政策、更好汇总民意民智、推动改革发展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研究把握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特点,持续推动人大议题和代表履职双“下沉”,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使代表参与有内容、家站日常有活动、基层民主有活力。
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快建设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优化完善全市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向计划、国资、政府债务领域拓展,实现履职“一网通办”,推动形成网上网下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
新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奋力推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使命。